妊娠毒血症 | 症状、高危人士、预防与治疗方法

妊娠毒血症

什么是妊娠毒血症?

妊娠毒血症是一种不常见但严重的妊娠併发症,一般发生在怀孕20週后,影响全球约2 - 8%孕妇。香港孕妇患病机率则为3 - 5%,主要症状为高血压(高于140/90mmHg)及蛋白尿。严重时会发生溶血反应、血小板过低、肝或肾功能损伤、水肿、肺水肿或视力障碍。

 

症状

大部分妊娠毒血症患者都没有症状,所以产前定期测量血压和检测尿蛋白很重要。

血压升高

过往血压正常的女士,若在怀孕20週后,在相隔4-6小时测量的血压中,出现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若怀孕20週前已患有高血压的女士,若收缩压升高≥30mmHg或舒张压升高≥15mmHg,就有可能患上妊娠毒血症。

蛋白尿

在24小时尿液样本中,蛋白质含量≥0.3克(300毫克)或尿蛋白与肌酐比值≥ 0.3。

 

若患有严重妊娠毒血症的妈妈,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

  • 间歇性头痛
  • 视力模煳
  • 胃部或右侧腹部疼痛
  • 呕吐
  • 尿量少
  • 手、面、眼晴肿胀
  • 医生检查时反射亢进
  • 孕妈妈短期内体重剧增

 

风险

孕妇:

  • 全身性癫痫
  • 凝血功能问题:严重的妊娠毒血症可导致血小板数量低和凝血功能失调,继而导致有出血倾向和伤口凝血失败。
  • 肾脏功能:肾功能变差,严重时会完全丧失肾功能。
  • 肝脏功能:肝脏可能受损导致肝功能衰竭。
  • 心血管系统:严重的妊娠毒血症会构成中风、心脏衰竭和肺部水肿的风险。

胎儿:

  • 宫内胎儿生长迟缓:胎盘功能可能受损,继而导致羊水量减少和宫内胎儿生长迟缓。
  • 胎盘早期剥离:严重的妊娠毒血症和胎盘与子宫壁分离有关,这种情况称为「胎盘早期剥离」。在这种情况下,给予胎儿的血液供应将受损或停止,导致胎儿宫内窒息,甚至死亡。
  • 早产:分娩是妊娠毒血症的惟一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若在怀孕34週之前出现严重的妊娠毒血症,提早分娩虽可减少孕妇的併发症风险,但却为胎儿带来早产及其他相关的併发症。
  • 宫内胎儿死亡:与严重胎盘功能不全和或胎盘早期剥离相关。

 

高危人士

  1. 曾患过妊娠毒血症
  2. 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肾病
  3. 患有自体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症、抗磷脂症候群
  4. 怀有双胞胎或多胎
  5. 初次怀孕,或是次怀孕与上一胎相隔10年
  6. 40岁以上高龄产妇
  7. 体重过重
  8. 有家族高血压病史

 

预防及治疗

妊娠毒血症虽然危险,但却可以提早预防和治疗。及早发现妊娠毒血症是关键所在,建议孕妇可考虑接受妊娠毒血症筛查 。

每位孕妇的情况不同,医生会按实际情况及需要,安排如以下检查:

  • 孕妇自身风险因素评估
  • 量度平均动脉压:在怀孕初期使用平均动脉压(⅔舒张压 +  ⅓ 收缩压)已被证明比测量收缩压或舒张压在预测妊娠毒血症的后续方面更有用。
  • 子宫动脉流量超声波检查:研究发现,利用超声波测量孕妇的子宫动脉,有助于识别高危妊娠毒血症的女士。此检查可在怀孕11-13週之间测量。
  • 血液检查:在母亲的血液中,有一种由胎盘产生的蛋白质,称为「胎盘生长因子 (PLGF)」。若有机会发展成妊娠毒血症的孕妇,在怀孕早期的PLGF水平会大大降低。

在2017年发表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中,从怀孕11-14週开始,每天使用150毫克低剂量的阿士匹灵,可以将于34週前发生妊娠毒血症的机率降低80%。进一步研究分析,若在怀孕16週或之前开始,则每日使用阿士匹灵剂量≥100mg才有效。因此,在怀孕11-13週之间,安排妊娠毒血症筛查最为有效。

分娩胎儿和胎盘是妊娠毒血症的惟一治疗方法。如果妊娠毒血症在早产妊娠期中发展,尤其是早于34週,则必须平衡继续妊娠(即病情进一步恶化)的风险,以及提早生产引致婴儿面对早产的併发症。

 

常见问题

问:全身浮肿是患上妊娠毒血症吗?

答:肿胀(尤其脸和手)被认为是诊断妊娠毒血症的重要症状,但孕妇常有肿胀情况发生,因此鉴别性不高。不过,水肿(特殊的肿胀状态,常见于脸、手、足部,按压后会留下痕迹)较有诊断意义,出现此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问:我不是高危人士,为什么会患上妊娠毒血症?

答:现在医学界有种说法,妊娠毒血症主要成因是胎盘功能较差所致,令胎盘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给胎儿。胎盘还会释放一些因子,刺激孕妇全身发炎反应,最终引起全身多处器官损伤。






我们会使用cookies。请表示您是否接受我们使用cookies。按此了解更多

contact us via whats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