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複流產評估及治療
重複流產
流產往往讓期望生兒育女的夫婦傷心失落,若是重複流產,更是身心難以承受的痛,再次懷孕亦難免忐忑不安。重複流產是指女士連續2次(或以上)自然流產。全球約1-2%的夫婦面對重複/慣性流產的問題。
大部分的流產是屬於偶發性的染色體異常,其中真正源於夫婦雙方染色體異常的機會很低。在這些偶發性的染色體異常中,大部分是三染色體,而三染色體的發生率和懷孕時的年紀有關。統計顯示35歲以下的婦女,在6至12週之間,發生流產的機率約9%至12%。但35歲以上的婦女,隨著三染色體異常機率增加,流產風險也隨之增加。40歲以上的婦女,流產率會高達30-50%。
重複流產有許多可能的病因,包括:
- 父母染色體異常(平衡易位):2%-5%
- 子宮異常(包括先天性子宮異常、子宮腺肌病和宮頸機能不全):10-15%
- 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栓形成傾向(包括抗磷脂綜合徵):15-20%
- 內分泌疾病(例如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症、甲狀腺疾病):15%
- 特發性(母親肥胖可能是危險因素之一):50%
- 流產的其他危險因素包括父母年齡、吸煙和藥物濫用。
然而,仍有一半以上的病人經過審慎評估,無法找到明確的原因。重要的是,即使是原因不明的重複流產,之後成功懷孕的活產率仍可高達50-60%以上。